加入書籤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 我的書架 | 手機閱讀

趣書網 -> 軍事小說 -> 我的稱號有屬性

175 難題(請勿訂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因隋煬帝楊廣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亂導致全國人口銳減,至唐高祖武德年間僅200餘萬戶,李唐統一全國後戶口開始逐步恢復。唐太宗貞觀十三年,戶數恢復至304萬,人口達1235萬,又獲塞外歸附人口120餘萬。高宗永徽三年全國有戶380萬。武則天神龍元年全國有戶615萬,約3714萬人。唐玄宗天寶十三年,戶數9619254,口數52880488,為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安史之亂後,因藩鎮割據及戶籍統計和管理混亂廢弛,戶口數不符合實際情況,據學者分析廣德二年全國人口至少有4600萬到4700萬左右,晚唐人口峰值達六千萬左右。

    現代學者們普遍認為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現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至十四年間,因學者考慮到佃農、隱戶、奴僕、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而對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唐朝史學家杜佑認為唐朝天寶年間戶口峰值為一千三四百萬戶;現代學者趙文林、謝淑君認為天寶十三年唐朝人口頂峰6300萬;現代學者凍國棟認為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大約1430-1540萬戶約為7475-8050萬人;現代學者王育民認為唐朝天寶年間戶口峰值為8050萬;葛劍雄認為唐朝天寶十四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8000-9000萬之間;現代學者陳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萬人;日本學者日野開三郎更認為唐朝人口最高峰時2000萬戶,人口達1.4億人。

    唐代戶口統計表

    年份

    戶數

    口數

    備註

    隋末唐初

    2000000

    出自《冊府元龜·卷四百八十六》及《通典·卷第七》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

    3041871

    12351681

    根據《舊唐書·地理志》諸州縣戶口統計而來

    唐高宗永徽三年

    3800000

    -出自《唐會要·卷八十四》

    武曌神龍元年615614137140000出自《舊唐書·卷八十八》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06956541419712出自《舊唐書·本紀第八》及《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三》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

    7861236

    45431265

    出自《舊唐書·本紀第八》及《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三》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841287148143609出自《舊唐書·卷三十八》

    唐玄宗天寶元年

    8525763

    48909800

    出自《舊唐書·本紀第九》

    唐玄宗天寶十一年897363459975543根據《新唐書·地理志》諸州縣戶口數統計而來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

    19619254

    29069154

    39187548

    152880488

    252880488

    352881280

    1號數據出自《舊唐書·本紀第九》

    2號數據出自《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3號數據根據《舊唐書·玄宗紀》天寶十三載課與不課戶口分計數統計而成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

    8914790

    52919390

    出自《通典·食貨七》

    唐肅宗至德元年8018710-出自《唐會要·卷八十四》及《冊府元龜·卷四百八十六》


    唐肅宗乾元三年

    1933134

    16990386

    出自《通典·食貨七》

    唐代宗廣德二年2933125-出自《唐會要·卷八十四》

    唐德宗建中元年3855076-出自《唐會要·卷八十四》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237540015760000出自《舊唐書·本紀第十六》

    唐文宗開成四年4996752-出自《唐會要·卷八十四》

    唐武宗會昌五年4955151-出自《新唐書·卷五十二》

    資料來源:《隋書》、《舊唐書》、《新唐書》、《通典》、《唐會要》、《冊府元龜》、《資治通鑑》等。

    文化編輯

    文學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在唐朝,分別為公元622年的狀元孫伏伽,和781年的三元狀元。

    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

    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謂是唐詩,自唐初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位代表詩人。這些詩人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像,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生動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全唐詩》收錄數量最多的大城市為洛陽、長安、金陵。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唐朝的李家皇親和隋朝的楊家皇親更有親戚關係,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歷代史學家常把隋朝和唐朝合併稱為「隋唐」。

    美術

    搗練圖

    搗練圖

    張萱繪《虢國夫人遊春圖》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時有「吳帶當風」之說。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代表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嘆。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書法

    唐朝書法

    唐朝書法

    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體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是唐朝草書大家。

    科技

    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868年,《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技術。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宗教

    玄奘

    玄奘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較為開放,中國傳統兩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推崇道士,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著作開科取士。唐初高僧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巨著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大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得以形成並發展成熟。其他宗教如***教、景教和祆教隨著國際交往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佛,使得除禪宗等少數佛教宗派外,其他宗派從此一蹶不振。

    外交編輯

    唐朝經濟發達,社會、科技、文化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朝鮮、日本等附屬國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洛陽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綠寶石、胡椒、***教等傳入中國。

    唐朝對外交往主要路線圖

    唐朝對外交往主要路線圖

    突厥和吐谷渾

    突厥

    突厥

    東突厥常年南下襲擊漢地,唐初北方割據勢力紛紛聯籠突厥抗唐,是唐初的一大邊害。唐高祖、唐太宗積極抵禦,貞觀三年遣李靖、李勣二將分路征討,次年降服東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投降,大可汗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汗國覆亡。大量突厥人遷入唐朝,唐太宗將降眾安置在靈武至幽州一帶,設置羈縻府加以管轄。東突厥的滅亡與歸順震動了西突厥與西域各國,一些西域小國紛紛改投唐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西突厥西抵波斯,北並疏勒,控制了絲綢之路。640年,唐朝攻克高昌城,設安西都護府。647年,平定焉耆。648年,平定龜茲,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統管于闐、高昌、焉耆、龜茲四鎮。顯慶二年,蘇定方、蕭嗣業大敗西突厥。西突厥最終在唐軍數次打擊下覆亡,即唐與突厥的戰爭。西域至此成為唐朝的勢力範圍,期間唐軍與大食開始交往。不過隨著時間轉移,天寶十載,唐朝在與大食國阿拔斯王朝的怛羅斯戰役中失敗,安史之亂後,唐朝勢力基本退出了中亞地區。

    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東突厥滅亡後,常年臣服突厥的回紇又受到了薛延陀的控制。646年,唐聯合回紇擊潰薛延陀。唐高宗永淳二年,阿史那骨咄祿在蒙古高原稱汗,東突厥復國,後契丹人也投誠後突厥並與其狼狽為奸,並把牙帳設在陰山一帶。後突厥連年入侵北部邊疆一直困擾武則天。武則天試圖通過冊封、和親的手段試圖改善突厥人與契丹人的關係,但是一直未能成功。直到唐玄宗天寶三載唐與回紇聯軍滅亡後突厥,回紇建國。貞元五年唐朝將其更名為回鶻。回鶻與唐朝關係一直比較良好,但在安史之亂期間曾趁機敲詐唐朝,聯合唐軍攻入洛陽城之後,劫掠洛陽。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入貢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批回鶻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大破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批回鶻侯王貴族。西遷的回鶻到達甘州、西州、龜茲、蔥嶺融入葛邏祿。

    吐谷渾乃慕容鮮卑支系,五胡十六國時期西遷至青藏高原東北端,並在329年立國,使用晉制,且由於特殊的地緣關係一直搖擺在與東晉、南朝和十六國時的西北強國之間。曾在隋大業五年被隋軍占領,隋末戰爭時復國。吐谷渾因夾處於吐蕃和唐兩大勢力之間,又與吐蕃同處青藏高原這一特殊地緣上,早年慕容伏允採取親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幾進召見未能成功,634年,開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將李靖擊敗吐谷渾,親唐的慕容順繼位並對唐稱臣。死後,慕容諾曷缽繼位,唐遣送弘化公主和親。663年,吐蕃滅吐谷渾,諾曷缽率眾遷至唐安樂州。

    日本

    倭國在武周時期改稱日本,與唐朝往來密切。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權。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落實戶籍和記賬制度,參考《唐令》寫成《大寶令》法典,遵照洛陽布局規劃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後派遣了數十次遣唐使,使團規模達數百人,團中除使臣、水手外,還有留學生、學問僧、醫師、音聲生、玉生、鍛生、鑄生、細工生等。代表的來唐日本人有留學生吉備真備和阿倍仲麻呂與僧人空海和圓仁。空海著有《文鏡秘府論》與日本第一部漢字字典《篆隸萬象名義》。圓仁尋覓佛法而走遍唐朝多個道郡,帶回日本大量佛學經文器具。百濟藝僧味摩之將在唐學到的荊楚儺舞傳至日本,時稱吳伎樂。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也都是分別從中國的草書和楷書部首演變而來。鑒真和尚應日本僧人之邀,曾經六次東渡回日,最後終於成功。



  
相關:    超級巨龍進化  文明之萬界領主  南宋第一臥底  奶爸大文豪  大唐再起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 我是會員,將本章節放入書籤 複製本書地址,推薦給好友獲取積分 搜"我的稱號有屬性" 360搜"我的稱號有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