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籤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 我的書架 | 手機閱讀

趣書網 -> 軍事小說 -> 打造宋帝國

第三百九十一章 水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當船隊從下邳出發以後,郭二和呂方都發覺了此地與宋國境內的不同。伏魔府 www.fumofu.com

    從陶丘到下邳泗水沿線,其西面為宋國本土,東面則分別為齊、魯、滕等國。在這一河段,船隻每隔十餘里,都會有一座城可以提供補給。然而當船隻過了下邳後,沿途可見的城邑立即少了許多。

    在他們眼中,見到最多的,只是宋國商人特意建造的補給站。這些補給站,構造極其簡陋,大部分只有一個碼頭,在碼頭後面就有著一片類似集市的地方,在集市外圍則有著簡易的防禦措施。

    補給站的這些防禦措施,並不是為了防範他國的入侵,而僅僅只是防範夷民和野獸。從這些補給站往外看去,則開始漸漸有開闢出來的良田,在更遠處的地方,甚至能夠看到較為簡陋的村落。不過在這個連城邑都不完善的地區,自然是不可能有太多大型村落的。

    這還只是距離宋國本土較近,且正處於宋國水路要道上的地區,都荒涼至此。郭二和呂方還未到南方更遠的地方,就對南方的荒僻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了。

    當船隊行駛到了富陵湖時,他們總算是在淮水南部,見到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邑——淮陰。這座城邑原本歸楚國所有,乃是宋楚戰爭中第一座被宋軍攻克的城邑,此城無論城牆還是城內建築,都帶有明顯的楚國風格。

    到了這座城邑後,整個船隊就開始停了下來,因為整個船隊中有許多人,都是買下了此地的地皮,並希望在此地發展的。這其中,就包括了高俅。

    見到這座明顯與宋國國內不一樣的城邑,高俅也並不奇怪。他原本就是齊人,齊國與宋國這樣地理較為接近的國家,都有著眾多的不同,更何況是楚國這種在中原人看來是「南蠻」的國家呢?

    高俅用以安家的地方,乃是在淮陰城南面,離城十里,面積近50頃的廣闊土地。當他抵達這片土地時,他的族親已經先行抵達了,這其中更有著宋國的官員在一旁協助。

    高俅的想法,乃是在這片土地上新建起家族的根基,所以自然不會小氣。他從陶丘城內,聘請了優秀的墨家工匠,來幫助他設計整個家族的安居之地。這樣的安居之地,對於防禦是極其重視的,為了達成預想中的效果,許多建築材料,甚至都需要從宋國本土運過來。

    除了房屋的建設,對於土地的開發,高俅也是極為重視。因為宋國已經有了較為原始的工業,外加高俅在陶丘的地位,他能夠輕而易舉的得到大量的鐵器,來方便土地的開拓。

    這些原始的土地上,到處都是生長著一些高大的喬木。這些喬木,被夷民們統稱為「揚」,這也是揚州得名的由來了。

    若想開拓這些領地,首先就需要將這些高大的喬木全部剷除。即使有著較為先進的鐵製工具,想要將其快速的清理,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地底那看不見的根系,只有將其完全剷除,才能順利的種植,這無疑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

    說起來,在更早的時代,華夏先民們開拓土地,也是這麼一步步過來的。像楚人的祖先熊繹,當年就在南方江漢之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知曉歷史的高俅,親自重複了先人艱辛的創業,由此才深深的知道,那些當年開創家族的祖先們,是有多麼了不起!

    他不時用先人的例子來勉勵族人,使得高氏族人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很快就開拓出了一小片的土地。而在這片新土地上,需要種植的東西不同,所需要的土地類型自然也不相同。

    當小麥在宋國得到了大發展後,粟這樣原始的農作物,就已經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了。而在這片南方的土地上,種植小麥固然可以,然而因為氣候和土地本身的原因,其產量並不會比北方高。如此一來,整個南方揚州之地,就真的成了九州中下九等的土地了。若是如此貧瘠的土地,自然會極大的打擊宋人開拓揚州的熱情,宋國高層自然是不願意見到這種事發生的。

    因此,他們讓農家弟子對官員進行緊急的培訓,大量教導如何種植水稻。


    水稻這種東西,不僅在原先高氏所在的齊國沒有,就連如今的宋國本土,也是極為稀少的存在!因此,這種新的農作物,其具體模樣,培育的方法,所需要的生長環境,高氏族人甚至都不了解。

    不過出於對宋國的信任,對於新開墾出來的土地,高俅僅僅只是將少部分種植了小麥和蔬菜,就將剩餘的領地,完全按照宋國官吏的教導,改造成了種植水稻的水田。

    因為有戴言這麼一個穿越者,宋國很快就能跨越上千年的歷史,直接掌握較為成熟的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的種植,第一步乃是溫種。也就是將水稻種子,用冷水發泡,然後放在溫和的環境中,等待種子發芽。這種溫和的環境,保溫箱自然是最合適的;然而若是沒有這種設備,直接將種子包好放在身上,依靠人體體溫來溫種,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在穿越前,戴言在農村就普遍見到農民們使用這種方法溫種。

    當溫種完畢,種子發芽以後,就可以將這些發芽的種子撒到專門的苗床上,來進行培育秧苗的工作了。在苗床上,可以培育出較為密集的秧苗。而這個時候,乃是水稻最為脆弱的時候,也只有以極為密集的培育方式,才能得到大量的秧苗。

    待水稻的秧苗長到一定程度時,苗床這樣秧苗密集生長的區域,就不太適合秧苗的生長了。而這時候,就需要將秧苗正式移植到水田中,這也是俗稱的「插秧」了。

    當插秧完畢,就可以放任水稻的生長了。在這時候,需要注意的就是與種植其他農作物類似,都是需要防蟲、防草、防旱以及施肥的管理。因為水稻的生長極其依賴水,因而防旱,對於水稻可謂極為重要。

    待到水稻開花,乃至最後成熟結果以後,水稻一季的種植,就算是完成了。這剩下來的事,就是水稻的具體收割了。在後世,水稻收割完畢都是通過打稻機來進行脫粒,由此得到稻穀,再用夾米機加工稻穀,由此就能得到人們所需要的稻米了。

    而在缺乏機器的戰國時代,戴言自然能夠依託較少的人力,以較高的效率完成工作。像水稻的脫粒,沒有打稻機,其實只需要將收割的水稻鋪放在打穀場上,然後用一頭牛牽著普通的石磙,對水稻進行碾壓,就能完成水稻的脫粒了。

    當然,這種方式得到的稻穀,其中必定含有不少的雜質。去除這些雜質,其實也很簡單,直接將稻穀揚起,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風,就能將絕大部分的雜質清除!

    至於將稻穀變為稻米,這就要涉及到一項原始的工藝——舂米了。舂米的工具很簡單,如同一個搗藥罐一樣,由一個棒槌和一個盛器組成,用棒槌不斷的錘擊盛器中的稻穀,就能夠將稻穀的外殼砸掉,形成米糠,剩餘的部分,就是稻米了。

    米糠這樣的東西,可以用來做動物的飼料,而放在災年,它其實也是可以吃的。據說在後世,天朝的雜交水稻還沒有大規模的育種,糧食問題還沒有最終解決的時候,在農村地方米糠甚至是較為重要的糧食。

    然而在這時代,若是完全使用了戴言所提供,外加農家不斷實驗成熟的方式所得到的稻米,絕對是能夠大量緩解人們的飢餓問題的。在這時代,小麥這種農作物,已經算是產量較高的了。然而與水稻比起來,小麥的產量,就完全不夠看了!

    戴言知道,在南方靠近赤道的熱帶地區,水稻完全可以做到一季三熟!哪怕是放在條件不成熟的揚州地區,水稻一年兩熟,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與它比起來,小麥那一年一次的漫長育種,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在水稻的種植中,其大部分的步驟,雖然都是依靠人們手工完成,然而這卻並不意味著它的效率低下。事實上,戴言所提供的水稻種植的幾種步驟,除了種子本身的質量無法快速突破以外,其餘所有步驟幾乎都已經相當於20世紀前半期的水準。

    在20世紀前半期,哪怕天朝戰亂頻繁,但是卻也能夠養起超過四億的人口!

    有的人認為天朝能夠支撐起這樣的人口數量,靠的乃是從清朝開始,玉米和番薯等作物的引入,所帶來的「番薯盛世」。然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卻是在天朝的土地上,無論是玉米,亦或是番薯、土豆之類的種植率,都是極其低下的!

    真正支撐起數億人口的,其實靠的還是水稻。在明中葉以後,因為湖廣地區的廣泛開發,使得水稻的產量節節上升,這才是支撐起數億人口的真實原因!哪怕是到了20世紀後半期,解決天朝飢餓問題的,也依然是水稻!

    戴言不奢求揚州之地的水稻,在未來能夠支撐起數億的人口。只要能在如今的戰國時代,用它養出數千萬人來,就絕對是整個天下的超級大國了。可以說,水稻完全可以支撐起一個帝國,戴言對其多麼重視,都是毫不為過的!



  
相關:    宇宙交易系統  修羅刀帝  大明軍工帝國  風語旅程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 我是會員,將本章節放入書籤 複製本書地址,推薦給好友獲取積分 搜"打造宋帝國" 360搜"打造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