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籤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 我的書架 | 手機閱讀

趣書網 -> 仙俠小說 -> 逐鹿引

第133章 富貴返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話說劉邦回到沛縣老家,受到父老鄉親的盛情款待,他一住就是半個多月,期間降下旨意,世代免除沛縣人的賦稅徭役,但不包括豐邑。沛人聞之莫不感恩戴德。但臨走的時候,眾鄉親卻攔住劉邦不讓走,跪請劉邦把豐邑人的負擔也免了,說:「陛下雖然是喝沛縣水長大的,號稱沛公,和沛縣的感情深一些,但畢竟是豐生沛養,豐邑和沛縣都是你的老家,兩地又是近鄰,親戚連親戚,陛下怎麼能只免除沛縣人的賦稅徭役,而不免除豐邑的呢?」

    劉邦說:「我在豐邑只是借生,還沒出娘胎就差點死在那裡,見秦軍來屠嬰兒,鄰里多自保,不惜陷害我家,致使全家流落沛地,我於豐人有可牽焉?我起義初時,創業艱難,正是用人用物之機,豐邑守將雍齒夥同豐人卻率先叛我,差點把義軍掐死在搖籃中。每念及此,我深恨之,因此我不承認是豐邑人,我與那裡沒有任何瓜葛!」

    鄉人齊呼:「陛下一向寬厚仁慈,請您不要計較過去的事,您要不同意,我們就長跪不起!」劉邦看這麼多父老鄉親一直跪在他的面前,心中不忍,只好說:「也免了,你們起來吧。」

    眾鄉親馬上站了起來,高呼:「謝謝陛下,皇上萬福!」

    劉邦帶領一幫隨從,愉快地返回長安,沿途路過一些城市,地方官員不免興師動眾隆重接待,他們也沒有甚推辭,歇息一下仍舊趕路,又用了半個月時間,回到宮中。

    蕭何負責承建的新的皇宮未央宮即將封頂,遠遠看去,巍峨壯觀,氣勢恢宏。劉邦看到這個建築這麼豪華,眉頭一皺,當即讓人把蕭何叫到宮中一頓臭罵:「你是誠心壞我江山,還是腦子裡進水了怎麼的?我讓你負責建設皇宮,你建個稍大一些的院子也就罷了,誰叫你搞得規模這麼大,樓又這麼高,這麼鋪張浪費了?現在國家剛剛建立,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戰亂,國家和百姓都很貧窮,哪容得我們這樣糟踏?宮室再小也不影響決策,只要心裡裝著百姓,在哪兒都能辦公。秦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大興土木,不顧老百姓的死活,你這樣做,怎能不遭到天下老百姓的怨憤,是要我劉邦做第二個秦始皇嗎?」

    劉邦是苦孩子出身,儘管在官場上混得越來越大,對於金錢已看得不那麼重要,但對於浪費這樣的事還是不能容忍。蕭何聽他罵完,忙給他解釋:「陛下息怒,聽我說說理由。我之所以把宮室搞得這麼宏大,就是考慮到我們是泥腿子進城,天下百姓多認為我們和他們差不多,他們在過去那種戒備森嚴的環境下被統治慣了,如果我們把宮室建得太寒酸,有人就會認為我們沒有出息,從內心裡不服我們。同時,現在各諸侯封地,都有舊的宮殿,規模都很大,如果皇上所用,還不如他們的氣派,不足以顯示您的尊貴,也不能對他們構成威懾作用。另外,國家再窮,也不在於建不建幾間大房子。省吃儉用,於治家有餘,於治國則不足。秦國滅亡,是他們連年征戰,無節制地向老百姓攤派徭役,遭致四方怨恨,豈因一宮室之費而敗乎?」

    聽蕭何這樣一說,劉邦氣稍消了一些,但仍說:「強詞奪理,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我看你是進了城開始講派場了,還要擺出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是我講派場,皇上認真地想一想是否有這個必要?哪天你到現場去看一看,也許就能認可了。」蕭何說。

    劉邦說:「也好,我倒要看看你搞得是否實用,否則,我叫你扒了重建,費用你給我弄去。」

    不幾日,劉邦就帶領幾位近臣來到未央宮視察。這未央宮占地足有二千多畝,設主殿一處,輔殿若干處。主殿為議政殿,高三層,為皇上日常辦公起居和召見大臣的地方。主殿前有三道門,從南至北依次為正陽門、德正門、安泰門,每個門之間相隔三百丈。主殿後面為神武門,為皇帝進出的地方。兩側設有四個輔殿,其中東面為坤寧宮、太**,是**和皇子們駐足停留的地方,西側為議事堂和輔政堂,分別是大臣和皇帝的近侍議事和辦公的地方。另外,四周還建有大量的輔房,是雜役和皇家衛隊駐紮之所,還有就是料理吃喝拉撒睡的一些機構的場所。這些地方,劉邦都逐一看了,認為想得還算周到。在主殿二層,他看到龍椅高高在上,下面是一片很大的廳,足能容下幾百人站立,感到自己坐在上面離大臣太遠了些,就說:「座椅設得太高了,這樣豈不叫我有脫離百官之嫌?另外,下面的人講話,我在上面恐怕既看不清也聽不清,不利於議事。此處雖有氣勢,但好像不太實用。」

    蕭何說:「陛下說得是。但不這樣,我們覺得不足以顯示您的尊嚴。同時,下面的人和皇上保持一段距離,這也可以叫做安全線,防止皇上在召見外使時有人圖謀不軌。這種情況在秦始皇的時候曾經發生過,所以我們在設計這一塊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一點。至於您說的下面的人講話,您在上面聽不清,我們試驗了一下,覺得大臣湊事,只要走到前面來,還是能聽得清的。只是由於光線是從南面進來的,的確坐在上面有些看不清下面說話人的臉,為此,工匠們已決定在後面多開些窗戶。另外,為了增加殿內的輝煌,上朝的時候,四周還要點些蠟燭,那樣您在上面就能看清下面的人的情況了。」

    劉邦聽蕭何處處為他著想,心裡很滿意。但看整個未央宮造得這樣奢華,想想自己幼時過的日子,想想全國的老百姓還有那麼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還是覺得有些太造孽了,如果把這些錢用於賑災扶貧,那能救活多少個家庭啊。但現在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想蕭何辦事固然周到,但從花錢大手大腳這點上看,他並不欣賞。我劉邦要的是劉家江山萬年長青,你給我開了個這樣的頭,叫後世子孫如何效法?這種奢侈之風傳承下去,鐵打的江山也經不起折騰啊。因此他說:「整個工程我很滿意,只是糜費太過,讓我感到可惜,你們在掃尾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節約。我們立國不久,各方面要辦的事還很多,要大力提倡節儉之風,能省就省。重要的是要給後代樹立一個好榜樣,不讓後世坐吃山空。蕭何,你們說我說的是嗎?」

    蕭何忙回答:「陛下說得極是。我們一定照著去做。」他雖然這樣說,但心裡另有想法,在這點上他認為劉邦有些保守,始終覺得這是百年大計,要干就要干好它,不能過了幾年就讓人看著落後了。加之剛才他又得了劉邦對工程很滿意的話,有些好大喜功,產生了一種僥倖心裡,我先干成再說,到時生米做成熟飯,你皇帝還能不認可?這樣想著,他就繼續大興土木,把一些後續工程搞得更加精緻。後來劉邦知道了他的話並沒有被蕭何採納,不免對蕭何有了看法。

    官場的事,有很多時候無非是迎來送往,吃吃喝喝。劉邦從沛縣回到長安,一幫大臣便吵嚷著給他接風。劉邦說:「不要你們給我接風,哪天我來設宴,招待大家一場。我在外討逆固然勞累,你們在家操持也很辛苦,我應該慰問大家。」

    群臣說:「這樣更好,我們可好久沒有在皇上跟前痛飲一場了。」

    劉邦讓御膳房準備了兩天,然後在長樂宮大宴群臣,把一些功臣將相都請了來。宴前,劉邦又大封功臣,在這之前因為已封張良為留侯,所以這次封的依次為:蕭何為酇侯,食邑一萬戶,曹參為平陽侯,食邑一萬戶,周勃為絳侯,食邑八千戶,樊噲為舞陽侯,食邑八千戶,陳平為戶牖侯,食邑三千戶,其餘還有夏侯嬰、灌嬰、周昌、王陵、鄂千秋等,食邑三千戶、二千戶、一千戶不等,還有封為其他職務的。至此劉邦共封侯一百四十三人,其中沛縣子弟就有二十三個,絳侯周勃、安國侯王陵、汝陰侯灌嬰同為沛縣安國鄉人,而且幾家之間住得不超過五里路,所以至今那裡還流傳著「五里三諸侯」的說法。

    看到劉邦這樣分封功臣,有的武將不服,他們都是行伍出身,說話不知拐彎抹角,也不管在場的人面子上掛住掛不住,當場就說:「我們都是身經百戰的人,赴湯蹈火,殺敵無數,很多人身上留下大塊大塊的傷疤,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應該得到封賞最重的是這些人。而蕭何從來沒有在戰場上見過他,只是在後方組織些糧草,安撫一下百姓,他的功勞怎麼能比我們還大,得到的封賞最多?陛下這樣做是不是有些太偏心眼了?」

    劉邦說:「這就是你們不懂其中的道理了。你們都知道打獵的過程吧,打仗就好比打獵,發起打獵的是人,怎麼打也有人來決定,人發現目標了,一箭射出去,或中或不中,這時就把獵狗放出去,由獵狗撲獲獵物,交到獵人手裡。蕭何的作用,好比獵人,是功人,你們的作用,好比獵狗,是功狗。打獵有所收穫,功人和功狗都有功勞,但你們說是功人的作用大呢,還是功狗的作用大呢?」

    眾武將聽皇上把他們比喻成功狗,心裡很不舒服,儘管覺得是這個道理,還是咽不下這口氣。汾陽侯周昌就說:「皇上說的雖然有些道理,但也不應把最大的功勞算在幕後指揮的人頭上,試想如果沒有前線將士出生入死,衝鋒陷陣,你那功人的點子再高明,難道敵人會聞之自動敗退,舉手投降?即使我們是功狗,其中也有既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又多謀善斷、攻無不克的全才,像曹參將軍,參與大小戰役上百次,受傷七十多處,難道他的功勞也比不上蕭何?若要排名,也應該排曹參第一。」

    周昌說的話不無道理,實際上真要劉邦說出張良、蕭何、曹參等幾個人誰的功勞最大,他也不好一口說准,只是從內心覺得還是蕭何和他更貼心些,所以就把蕭何排了第一。但沒想到下屬中還真有這樣的一根筋,非要給他較真。他只好說:「這只是一個排名問題,實際上他們的食邑是一樣的,都是萬戶侯嘛。在這點上,你們應該好好地向留侯學習,他也不要功勞第一,我封他為三萬戶侯,他卻寧願只要做一個食邑很少的留侯。」

    提到留侯,這是大家都佩服的人物,眾將便不好再說什麼,另外,有意見也只是說說而已,誰還能撕破臉給皇上下不來台?但沒想劉邦這邊話還沒說完,就有一個剛被封侯名叫鄂千秋的人,揣透了皇上的心思,站出來反駁周昌說:「你這話說的不對。曹參之功,乃一人之功,而丞相之功,乃全局之功。自皇上西取咸陽以來,蕭丞相就是皇上最重要的參謀和助手,一些大政方針的制定,多得丞相之力。皇上在內,丞相則不離左右,隨時為皇上出謀劃策,並根據旨意處理好一應事務。皇上在外,則克盡職守,籌辦軍需,安撫百姓,不使有半點差池。隨著漢軍人馬日眾,最多時達百萬人,丞相也不使供應有虧,保證了各路大軍都能在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度過難關。楚漢相爭之日,漢軍損失大片領土,唯關中因丞相之力得以保全,這不僅使漢軍後方支援有所保障,也使我們這些人在最困難的時候還留有一線希望,因此才能夠率領士卒堅持與敵人對抗。這些都是多大的功勞?如果沒有這些,我們今天憑什麼還能在這裡接受皇上的封賞!當然曹參將軍功勞也很大,但如果從全局和局部的角度來衡量,我認為還應該是蕭何第一,曹參第二。」

    這通長篇大論說得太有理了,但由於過分強調了蕭何的功勞,有點貶低了皇上的形象,有點讓劉邦感到詫異。群臣聽到這裡,也不好再說什麼。劉邦說:「我之所以這樣決定,也是這樣認為的。蕭何於國家、於諸位都有大功啊。只是他的作用,是通過我發揮出來的,你們看不到,所以才會不服。鄂卿一席話,我想不僅叫諸位沒有話說,也讓我更感到蕭何的作用是多麼特殊,我還要給他更高的待遇。允蕭何可以帶劍上朝,不趨入宮,另再加封蕭何父子兄弟十餘人俱有食邑。在這之前的秦法規定,大臣上朝,不許帶劍,而且進宮的時候走路不能抬起腳來,要趨地而行。劉邦給蕭何這樣的特權,幾乎是讓他和自己一樣的待遇了,這是何等的榮耀!那父子兄弟十餘人沾了蕭何的光,算是都當上了高級別的公務員。

    蕭何聽到這些,早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剛才看群臣有反對的,就想聽聽這些人有什麼意見。這時又聽到皇上還要加封自己,這怎能不遭來更多人的嫉妒!樹大招風,出頭的椽子先爛,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還有,他跟了劉邦多年,深知這皇上越是抬你,說明他防著你的時候也到了。於是趕忙推辭:「首先,我要謝謝陛下的厚愛,但給我如此厚遇,我確實擔當不起,還是眾將軍說得對,我於攻城略地,貢獻甚微,僅在後方做些供應糧草的事,都是很容易做到的,怎麼能和各位在前線出生入死的將士相比呢。我懇請皇上不要封我為萬戶侯,另還要削去其他額外的賞賜。」劉邦說:「蕭何就不要推辭了,我意已決,就這樣定了。今天我請大家來,主要是喝酒,我們君臣今天要一醉方休!」

    對劉邦今天的封賜也有滿意的,也有不滿意的,滿意不滿意,也就這麼著了,他現在就是組織,你不滿意,還能夠跟他打架去?眾大臣聽說要吃飯,叨叨了半天,也都餓了,一窩蜂圍上了桌。幾個高級別的將相,和劉邦一桌,其他人有關係好些的,就自動圍成一桌,加之一些工作人員,十張桌子坐得滿滿的。

    這些開國的將相大都是能喝的主,一碗接一碗,如喝涼水似的。劉邦先去給他們敬酒,每桌喝了一碗。過後他們又來給劉邦敬酒,有一起來的,也有單獨來的,也都要求皇上喝完。劉邦哪能受了這麼多人的敬,不一會就喝得差不多了。他又有罵人的習慣,借著酒性,看著誰不順眼,不免罵上兩句。這些被罵的人當面不敢頂撞,回到自己桌上不免發酒瘋,黑喝黑吃,罵罵咧咧,一時吵得跟鵝窩似的。到了後半場,酒越喝越亂,有平時不對乎的,開始幹了起來,先是干酒,再是對罵,後邊還有幾乎要打起來的。這些人很多都是從農村出來的,不大拘泥於禮節,互相之間罵什麼話的都有,老子長老子短的有,操爺爺操奶奶的有,**呀**呀的有,喝了點酒,全然沒有了王侯將相的樣子,儼然是一群農村老頭在罵大會。還有一些喝多的,離開桌几步,就隨地大小便起來。當晚把個長樂宮作騰得如豬圈狗窩一般。劉邦也不知什麼時候離開的,第二天聽說昨天大臣們都喝醉了,把宮裡作騰得不成樣子,心裡有些後悔。回想昨天的情況,感到太不成體統了,這些人也太沒有規矩了,哪還把他作為一國之君,簡直當成了一個可以隨便講條件、喝酒可以隨便灌的包工頭。這樣怎麼能把一個國家治理好!

    後來在公共場合,劉邦又遇到過幾次這樣的情況,為此心裡很煩,看到那些人一個個無拘無束、自由散漫的樣子,甚至不想上朝了。他和幾個近臣幾次討論過這個事,大家都拿不出好的辦法。這些人都是跟他一路走來的,有的是立了大功的,有的是近親,拿什麼來約束他們呢?如果光憑翻臉,不免遭致他們的抵抗,再者自己也不能成天板著個臉啊,那樣自己又太累了。

    有一個叫叔孫通的儒生知道了這個情況,他晉見劉邦,說:「這就需要用儒家的禮儀來解決了。我來幫你制定朝儀,君臣說話辦事,都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遵守相應的制度,這樣君主就有君主的威嚴,臣下就有臣下的規矩了。辦起事來才能有較高的效率。」


    劉邦雖然表面上接受了蕭何關於要用文人治國的觀點,但對儒生卻一直沒有太多好感,時至今日,他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得接受叔孫通的建議,答應:「你先做做看吧,但有一點我要指出來,不要太複雜,我這個人一向喜歡簡單,太複雜了我做不來。」

    叔孫通說:「不會的,陛下,把古代的一些禮法作些刪減,再結合如今的情況,作些規定就行了,關鍵是有了規矩就要照著去做。」

    這叔孫通本是秦國的博士,劉項滅秦後,他帶著一幫徒弟輾轉投奔到劉邦這裡,因他說話幽默,辦事靈活,不怎麼咬文嚼字,劉邦就讓他做了軍中幕僚。

    做禮樂方面的事,是叔孫通的專業技能。他得到劉邦的許可後,馬上帶著一幫徒弟鼓搗起來,不長時間就搞出了一整套東西。按照這套禮儀,他先組織一些人進行演習,感覺有不流暢的地方,馬上進行修改補充。

    劉邦越來越不願看到一些大臣的嘻打哈笑,動不動就瞪眼罵娘,感到太粗俗。這日他煩得要命,便帶著幾個隨從到他的私人農場去打獵。這片農場有一萬多畝,因為平常沒人經營,裡面雜樹野草叢生,野獸野禽很多。劉邦騎著馬,牽著狗,興致勃勃地到了這裡,卻見裡面種滿了莊稼,還有莊戶人家搭建的不遠一個的庵棚。他就怪了,心想是什麼人敢跑到皇家苑林里來隨便耕種?就讓人上前去打聽,原來是蕭丞相准許他們進來的。

    「他媽的,這個蕭何,居然敢擅自讓人到皇家苑林里來動土,他究竟想幹什麼!」劉邦罵道。

    獵也沒打成,劉邦氣呼呼地回到宮中。這些天他正聽人報告:「蕭何自從封了萬戶侯以後,得意洋洋,全然不把眾大臣放在眼裡。還有就是全然不把皇上的話當回事,說皇上讓他節儉建設未央宮,他說這是百年大計,要建就建好它。還有就是借建設宮殿之機,改造丞相府,有挪用公款嫌疑。」起初劉邦聽了這些話,還以為是眾大臣對評定蕭何功勞第一,有的人嫉妒心在作怪,背後說他的壞話也是正常的,現在看也不全是假,他豈只是不把眾大臣放在眼裡,連我也不放在眼裡了!想到這,劉邦馬上傳旨:「把蕭何給我抓起來,關進宮中大牢!」

    夏侯嬰問:「什麼理由,皇上?」

    「不要問理由,我想關他。」劉邦生氣地說。

    蕭何不明不白地被關了起來,有人吃驚,有人高興。這正是劉邦用人的一種策略,抬一抬,壓一壓,好一陣,壞一陣,始終讓你誠惶誠恐,如履薄冰,不敢翹尾巴。他重封蕭何後,蕭何這一段的確有些在朝中弄權,這是劉邦最不能容忍的。加之有不少武將始終心裡不服,甚至出現了消極怠工的現象,這怎能長久這樣下去,萬一有個戰事,還指望誰去前線賣命,因此找個理由就把蕭何關了起來,一方面是堵眾人的口,讓大家心理上有些平衡,另外也讓蕭何清醒清醒,讓他知道,這裡真正的當家的是我,我能封你,也能貶你。

    過了些時日,負責劉邦的保衛工作的宮中都尉王猛趁晚上值勤的機會,對劉邦說:「啟稟陛下,我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能給劉邦當護衛的,都是跟前的紅人。劉邦隨口罵道:「你他娘的有屁就放吧,別轉了。」

    王猛說:「我覺得陛下把丞相關起來實在太冤。丞相跟隨你多年,你還不知他的為人?他把未央宮建得好一點,也是為了皇上辦事。有人說他藉機肥私,這不可能,他一向都是公私分明。您允許他可以坐四馬的小車,可丞相至今還坐的是牛車。丞相府現在是在修繕,但那是房子快要塌了,實在不能再將就了。我還聽說,丞相拿出自己的錢給建設未央宮的工匠改善伙食。這還看不出他的忠心?他把皇家苑林交給老百姓耕種,實在是看著那片地閒著可惜,經營好皇家的產業,這本也是丞相的職責,況且這些老百姓都是你的子民,有什麼不恰當的呢。還有人說丞相有反心,這更是無稽之談,當年他獨守關中,年富力強,都沒有背叛陛下,怎麼會在您已平定天下,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反您呢?丞相年齡已大了,實在經不起多少牢役之苦,您趕快把他放出來吧,不然非出事不可。」劉邦也知這些道理,正想找個台階下,可惜朝中大臣在關鍵時候竟沒有一個為蕭何說話的,可見人心之叵測。現在有王猛說話了,他想也把蕭何折騰得差不多了,當即答應:「你小子說的有點道理,但他不該不經我的允許就擅自把苑地交給別人耕種,不然這宮中的東西,我還能當什麼家,叫人賣空了也不知道。這就是對他的懲罰。你明天就把他領出來吧。雖然把他關了起來,但也沒免他的職,叫他今後小心為是。」王猛忙答應:「皇上說得是,我一定告訴他。」

    蕭何在牢中關了近一個月,倒也沒受多少罪,只是更加知道了劉邦的翻臉不認人。他出來向劉邦謝恩,劉邦看著他一臉滄桑的樣子,有些憐惜,就安慰了一下,說:「我這些日子也是氣不打一處來,讓你受委屈了。你多少年忠心耿耿,我是知道的,有些事你也明白,我也是做給別人看的。你以後該怎麼著還怎麼著,凡事不必向我請示。」劉邦雖然這樣說,蕭何以後哪還敢先斬後湊,那除非是他還想二進宮。

    蕭何說:「我會謹記的。」

    蕭何進去的這一個月,未央宮的建設基本完工,叔孫通的的禮樂朝儀也搞得差不多了,正在試驗階段。這日在未央宮舉行彩排,叔孫通把劉邦也請來,讓他來指導一下,看還有什麼意見。劉邦聽了匯報,又坐上龍椅體驗了一下,感覺是那麼回事,就說:「很好,從明天開始,讓朝中所有大臣都來學習朝儀,你仔細地教教他們,有不遵守規矩的,刑罰伺候!」

    按照劉邦的吩咐,從第二天開始,大臣們都到新落成的未央宮學習禮樂。叔孫通和他的弟子們,從怎麼入宮開始,到怎麼站立,入座,湊事,敬酒,目送皇上離朝,到大臣退朝,都講了一遍,然後就開始演練,亦步亦趨,不得有半點差池,凡有不當者,一律重練。劉邦的監察御史就在旁邊看著,對不好好練習者,當場予以申斥。

    大臣們就這樣反覆學習了半個月,叔孫通向劉邦報告,說訓練得差不多了,可以實行了。劉邦沉思了一會說:「擇八月十六日為未央宮啟用儀式,到時就按新的朝儀上朝議事。」

    叔孫通答應著「是」,就去準備了。宮人也按劉邦的意見通知各位大臣,要求不得有誤。

    八月十六這天,群臣從正陽門趨步進入宮中,到了議政殿前,列隊拾級而上,進入二層主殿,然後列四隊站立,文臣居右,武臣居左,及劉邦來到,在龍椅上坐下,這時叔孫通喊道:「上朝,給皇上行九叩之禮。」

    下面站著的一百多位大臣「撲通」一齊跪倒給劉邦磕了九個頭,口裡喊著:「祝我皇鴻福齊天!永遠康寧!永遠康寧!」。

    叔孫通又喊:「叩頭畢,請起立。」群臣起來又站成四列。

    這時劉邦發話了:「給大家賜座吧。」群臣各自坐到事先指定的座位上。看看群臣都坐下了,劉邦說:「今天是未央宮正式啟用之日,我們要喝酒表示慶賀,給大家每人賜酒九杯!」

    侍者一呼拉從幕後端著酒來到各位大臣的面前,叔孫通喊一次給倒一杯,九杯喝完,又喊:「酒畢,請群臣給皇上謝恩。」群臣又起立列隊拱手喊:「謝皇上賜酒。」

    接著劉邦講了一通以前朝中缺少規矩,說話辦事有失體統的現象,所以才實行這套朝儀。讓大家對比一下,這樣是不是比以前像個樣子了。然後又對當前大事提了一些要求,讓大家分頭去辦。之後,群臣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劉邦旁邊站著的侍者趨前幾步喊道:「有事湊事,無事退朝。」

    蕭何、曹參、樊噲、叔孫通又分別湊了幾件事,劉邦都批准:「照辦。」

    下了朝之後,劉邦回到**,見了呂雉,一臉高興地對夫人說:「我今天才真正體會到當皇帝的尊貴!」

    的確他的這套制度對皇帝太當回事了,以致整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時間,那些皇帝老子們始終都不願丟掉這個把個人推到極尊的把戲。這也是中國長期不能擺脫封建獨裁統治而導致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吧。想到此,我們也不知應該說劉邦好還是壞了。也許該怪那個姓叔的小子吧,此人應該遺臭萬年!

    (本章完)



第133章 富貴返鄉  
相關:    封神問道行  路過漫威的騎士  璀璨王牌  重生之都市仙尊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 我是會員,將本章節放入書籤 複製本書地址,推薦給好友獲取積分 搜"逐鹿引" 360搜"逐鹿引"